说到看重商品服务和水平的国家,不少人都会想到日本,日本人做买卖非常古板,但认真、细致,这两点总是就是商业成功的诀窍,日本的商品总是极少做广告宣传,一些百年千年老店从来没任何宣传,但一直遭到大众推崇,主要靠的就是文化价值和爆表的口碑,今天给大伙讲的是一个日本大神,他当时创业的时候已经53岁,口袋里只须7000块钱,但却做了雷军一生想干的事情。
在日本假如一个男性的衣柜里有5件衬衫,那样有三件是他制作的,每件79USD的衬衫在日本买到脱销,还把门店开到了世界上最繁华的购物中心。
贞末良雄的职业生涯可以用惨淡无光来形容,可能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是创业的料,前半生历经艰辛,后半生苦尽甘来。
他过去任职过服饰店,有5家都以中途破产告终,在33岁的时候,他担任过一家服饰品牌库存主管,当时该服饰品牌在日本非常受青睐,公司营业额也不断上升,当公司都沉浸在喜悦中时,他敏锐的发现,虽然企业的年营业额超越预计的三倍,但生产部门总是不根据总部的预算,为了追求销售营业额不断超量生产,如此一旦经济不景气,资金周转就比较容易出现问题,他一直想董事长反映,但并没引起老板的注意力反而被数落一翻,后由来为日本经济下滑,该品牌库存过多致使资金链断裂的破产破产。
后来他又去了不少家服公司但都没得到重用,35岁了依旧穷困潦倒,于是他计划自己干,在1991年的时候,53岁的他携带老婆用7000块钱在镰仓租了16平方米的小店开始干,由于雇不起人店里面只有两个人,需要天天卖出3件衣服才能保持生计,但现实状况却非常惨淡,于是他开始深思什么衣服是用户最需要的,于是衬衣出目前他的脑海里,但因为小店偏远品牌知名度不高虽然水平非常不错但订单还是少,老婆为了给老公做宣传,在各大杂志上写文章,当不少杂志发布镰仓衬衣的特辑后,开始遭到人的关注,好口碑也慢慢传开。
贞末良雄从刚开始就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不做广告和宣传,没途径支持,就降低了加价率,为用户省钱,全球可以买到他家衬衣,却只在日本、美国和台湾开线下门店。
而且镰仓衬衣的生产环节从来不外包全在日本,所有衬衣都是日本匠人手工制作,所有产量有限卖完了就没了。
用户穿着他家的衬衣从来没感觉低廉寒酸,反而感觉骄傲有面,由于款式限量做个精致。
他让提供商感觉有钱赚,不以任何理由让提供商的不聊降价,完全替提供商考虑,由于他了解只有让提供商感觉有钱赚,才会把好东西留给你,在好东西上加工的商品才能给用户最好的体验。
经过了20年的进步,镰仓衬衣以东京为中心在日本开了26家分店,每分钟销售量数百件年销售量十亿件。
所谓的用户思维不是你以为的思维,而是自己作为用户去体验去考虑,这就是所谓的匠人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