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CEO一度是媒体追捧的热门,为何今天却成了反面教程?创业的成功与否,有年龄密码吗?为何?为何AA投资更喜欢25-40岁的创业人士?为何AA投资会违背我们的投资原则,即投资了九零后,也投资了60后?而且两个项目都非常成功?引言最近神奇百货的王凯歆由于搬家辞职事件又掀起了一波九零后CEO就是离谱的口水仗。
而在不久以前,以余佳文、马佳佳为代表的失败的九零后CEO们也如坐过山车般地迅速历程了从媒体宠儿到千夫所指的完整周期。
那样,九零后创业是不是就与成功无缘呢?A姐不那样看,大家AA投资投资过九零后,也投资过60后。
两个项目现在都非常成功。
他们如何做到的呢?今天A姐就跟你独家推荐一下大家AA投资的内部经验。
创业成功率与年龄密切有关,但与是不是九零后无关其实,创业是不是成功,跟九零后的标签无关。
由于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变老,年龄最大的九零后目前已经有26岁了。
再过几年,九零后将成为TMT创业的主流,或有愈加多的出色九零后CEO涌现,九零后也将不再是目前被吊打的情况。
其实,历史一直重复的,曾几何时八零后创业人士也被视为离谱的典型而被吊打,但现在他们已成为创业的主力了。
所以,创业成功与否,与八零后、九零后的标签无关。
但,创业的成功率肯定与CEO和初创团队的年龄密切有关。
AA投资最喜欢投资的CEO年龄在30-35岁之间,往上可以加5岁(特别是To B的业务),往下可以减5岁(特别是To C的业务)。
为何大家喜欢投资这个年龄段的青年?年龄过大或过小,在创业的时候面临的挑战都非常大。
一方面是人的精力和体力、冲劲和干劲,与学习的能力,开放的心态等原因都将伴随年龄的提升而减少;其次,心态的成熟、经验的积累、人脉资源和行业积累都需要时间和历练,太年轻的人没办法获得足够的积累。
所以AA投资觉得创业是有黄金阶段的,那就是25-40岁(即30-35岁5岁),大家倾向于投资这个年龄段的潜力股。
此外,AA投资喜欢投资年轻的、但思想成熟度远超同龄人的创业人士。
由于他们拥有了年轻的优势,同时在非常大程度上防止了由于过于年轻而带来的问题。
实践证明,拥有这种特点的人群创业成功率远高于平均。
所以说,九零后不是不能投资,只须他们已经从思想上、经验上、人脉上、行业积累上做好了筹备,且创业的方向能发挥其自己优势。
相比之下,过了黄金创业年龄,但能持续维持年轻状况的创业人士则更是大熊猫一般珍贵的存在:他们身上有年龄和经验而带来的沉稳、阅历、能力、人脉、资源,同时身体情况好能支撑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并能在一定量上维持一份稚子之心,以开放的心态和肯定的理想主义去面对这个世界与创业路上碰到的种种困难。
拥有以上特点的人,不管做什么都能成功,所以以往的工作履历一定抢眼。
这种大熊猫的创业起点远高于普通创业人士,基本上就是创业成功的保障。
只可惜,这种项目很罕见、且极为抢手。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说:你设置了25-40岁的范围,又说超出这个范围的人更出色,那何必设置范围呢?其实,设置规矩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打破规矩,只有深刻理解设置规矩是什么原因,才了解那种情况下能打破规矩。
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做到灵活变通、不拘一格。
九零后创业有哪些优势?部分敏锐的九零后,在创业做2C业务时,由于自己就是典型用户,所以对需要极其敏锐,对潜在顾客(即自己)极知道。
这种知道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商品、市场、用户获得等方面的试错本钱,所以九零后在做2C商品时有先天优势。
不幸的是,因为互联网+创业大潮已经过去,而下一波AR、AI、机器人大潮引发的2C创业大潮仍有2-3年的时间,2C范围的创业,除去文化娱乐外可能近几年没太多的创业机会。
这是非常叫人悲哀的一个结论,但却是大家每个计划在2C范围创业或投资的人都需要清醒同意的现实。
YC加速器就过去特别喜欢投资刚毕业的青年,他们觉得:25岁的创业人士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他们拥有名为精力、贫穷、无根、同窗和无知的武器。
YC开创者格雷厄姆觉得:假如你和你的联合开创者已经30岁,结了婚,还有了孩子和贷款,那样你们面临的状况会复杂得多。
如果你们两家加起来有超越5个5岁以下的孩子,而老婆也都是全职太太,那就更不可能抛弃我们的全职工作,全心投资到创业中了。
格雷厄姆的想法是美好的,而且YC已经是硅谷最成功的孵化器,没之一。
但A姐一直没办法认可格雷厄姆的这个看法,由于规律就是规律,不会由于身处不同国家而有不一样的结果。
我注意到了下面的一组数据:依据YC公布的统计数据,其2015年冬天孵化的114个项目中,平均开创者的年龄是30.27岁。
考虑到大部分创业团队成员的年龄都比CEO小,所以YC孵化的初创团队的CEO平均年龄应该超越30.27岁,年龄明显变大,且与大家AA投资偏好的年龄段很一致。
是不是YC也在孵化过程中发现了创业年龄的密码并已主动调整?为何太年轻的CEO创业极难成功?心态的成熟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学习、深思、跌倒后爬起来等方法加速,但无人能从无到有地跨越这个过程。
而一个心态不够成熟的人,创业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也是为何AA投资喜欢投资远比同龄人成熟的青年。
CEO未必是企业的颜值担当,但需要是企业的责任担当。
CEO是企业的最后决策者和团队的领头羊,这是一份极具挑战的工作,需要极高的综合能力、对本行业的深刻理解,出色的管理能力,与各方面都懂一点的基础知识,而一个过于年轻的人是非常难同时拥有以上条件的。
对任何一个公司来讲,企业的天花板就是CEO的天花板。
假如CEO自己尚在一个亟待提升的阶段,可以想见企业的天花板也不会太高。
除非CEO的学习力和调整速度惊人,不然他将很难驾驭公司这辆高速飞奔的马车。
更要命的是,因为媒体的炒作,很多九零后CEO不知觉地就会产生:我年龄轻轻已经是CEO了,我非常了不起的想法并自鸣得意。
但市场是冷漠而公平的,不会由于你是九零后、你还年轻而高抬贵手。
职员跟你需要涨薪资的时候,不会由于你是九零后而少要一分钱;合伙人更不会由于你是九零后就宽容你的错误。
相反,一旦问题出现,所有人都会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我早就了解他离谱!或许你会说:美国的明星TMT企业家里,有相当多是辍学创业的?譬如Microsoft、苹果、Facebook、Dell、YouTube等。
毕竟,辍在校大学生创业时比大家目前不少九零后年龄还小。
辍学创业真的是一个好选择吗?作为出色辍学生的代表,Microsoft开创者比尔盖茨在其博客中提醒青年:虽然我从大学辍学,而且幸运地在软件行业追求事业,但拿到学位是一条愈加稳妥的通往成功的道路。
另外,美国大学生和中国大学生有还是有非常明显有什么区别的,因为国内教育体系的问题,国内不少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在社会经验和阅历上仍然象一张白纸(这里绝没贬低的意思,毕竟A姐自己也是从一张白纸走过来的)。
虽然目前大城市的学生社会实践意识已经非常大大增强,但和美国相比,国内学生在挫折教育、领导力、交流和演讲能力、搜索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仍然有显著差距。
回过头来讲,为何大家会投资九零后。
兜行的开创者任静是92年的,她从大学期间就开始折腾,先后参与创立了两个公司,并有一次全职实习经验,所以她比同龄人少了四年的学习时间,但多了四年的创业和工作经验。
同时,毫不意料之外地,她也是一个心理成熟度远高于同龄人的存在。
大家投资将来,公司业务进步顺利,半年内完成了A轮筹资,且团队几乎没犯过大错,这对于一个九零后来讲是极为难得的。
任静觉得:九零后创业的最大障碍在于管理;同时九零后的创业人士需要时刻提醒自己非常年轻,但又需要常常忘记我们的年轻。
任静喜欢《三体》里的这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存活的障碍,傲慢才是。
为何年龄太大的创业人士也困难成功?年龄大了之后,体力、精力总是不如以前了,且精力愈加分散。
创业是长跑而不是短跑,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还是非常拼的,但不会劳逸结合、不重视训练和身体的调理,于是乎过早地透支了我们的身体,一过35岁,身体开始频繁出现各种告警信号,迫使他不能不放慢脚步。
所以年龄一大把之后仍能长期坚持高强度工作的人,肯定是注意训练且极为自律的人(拼命三郎的你是不是躺枪了?)另外,有孩子之后,总是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和家庭,这才是正常的生活状况和生活规律。
只不过,创业成功,特别是大成功,本来就是一个逆天的过程,顺其自然、与常人一致,绝不可能获得大成功。
由于一旦CEO的脚步放缓,整个团队势必会跟着放缓,企业的战斗力和实行力势必降低。
另外,伴随年龄的增长,思维更容易固化而固步自封,深思能力减少,这是客观规律。
当然啦,仍是会有极少数的异类能不受地心引力的限制,在高龄仍然有很活跃的思维、开放的心态、极高的学习力,这种人就是大家最喜欢投资的永葆青春的熊猫般的存在了。
用什么办法能发现大熊猫呢?其实非常简单,假如你跟一个人聊天,感觉他/她思维活跃、言之有物且极为中肯;再一问年龄,哇原来是长辈啊!失敬失敬!这个人可能就是一个大熊猫了(A姐真的不是在说自己啊!)年龄大的人距离市场前沿更远,学习和同意新事物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减少。
所以年龄大的创业人士做To C业务的确有先天劣势。
假如你正好是2C方向的大龄年轻人,如何解决呢?以下两点可能能缓解症状:
1)永远不要从自己的爱好、角度去考虑商品,由于你一个人不是典型用户,相反,大家都是典型的非目的用户;2)团队中做商品、运营等与用户直接对接功能的负责人肯定是熟悉用户需要的青年。
(PS,A姐在学习做投资时,学到的第一课就是:我永远不是典型用户,尽管当时A姐还不到而立之年。
)再说说云帐房的薛总薛兴华,为何他能不受年龄的影响?大家去做尽职调查的时候,企业的商品还没出来。
当时老薛租了一座小别墅,所有团队成员都在小别墅闭关,吃住都在一块,每周14*7小时的工作量,连续熬了三个月终于拿出了第一个可供演示的版本。
试问,有几个人能长期忍受如此的工作量?有几个初创团队能让所有成员一同闭关数月?另外,老薛是非常经验丰富的创业人士,之前在税务行业干了十年,创立过两家财税公司,一家后来辗转卖给了用友,另一家卖给了车商融,并购后老薛担任车商融税务事业部的总经理。
如此一个有深刻行业洞见、有长期人脉积累、有非常强的管理能力、还能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CEO,当然是投资人可遇不可求的大熊猫了,所以大家毫不犹豫地做了投资。
什么时间创业最易成功?这篇文章有4,700字,非常高兴你居然能坚持看到这里。
最后我再狗尾续貂地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市场机会:市场将起未起时是创业的好机会,或提前1-2年进入市场,占好坑等待风口(Why now问题)25-40岁是最好的创业年龄;假如你少年老成,成熟度和沉稳度远高于同龄人,且你发现了一个不可错过的大机会,不到25岁也可以提前创业;假如你能持续维持年轻的身体状况和心态,精力和体力不输于青年,能忍受长期的加班和很大的重压,心态开放、思路活跃,过了40岁创业也无妨;假如你符合以上至少2个条件,创业的时候记得联系大家AA投资。
后续A姐还将持续推出A姐看商业模式和A姐看CEO的系列文章。
假如你感觉文章很好,请关注大家的公众号!{A姐,即AA投资的合作伙伴成妙绮。
为何我自称为A姐呢?第一当然是由于大家叫AA投资;第二个缘由是我的英文名字是以A开头的Alyssa(一个听着就非常傻的名字,哈哈);最后,我是广东人,广东人喜欢在称呼面前加上阿,A姐也可以是阿姐的意思,反正我的年龄可以当绝大部分创业人士的姐了。
另外,成妙绮这个名字不太好记,我常常开玩笑说正常人写我的名字都会写错一两个字的,所以简单起见,我决定给自己起个笔名叫A姐。
}。